2020年,led会议一体机为困顿中的led显示产业带来了第一个增长的风口,引发全产业链的竞相追逐。
而当疫情散去,线上场景热潮也逐步褪去,增长放缓下,哪些企业仍在深耕,则更容易浮出水面。
据行家说research 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科伦特继续拿下智能led一体机超10%的市场份额,成为led一体机领域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。
那么,为什么科伦特如此重视led一体机,且销量逐年攀升?
01 不为人知的先驱者
从led一体机市场发展来看,随着用户群体的持续分层,应用领域由大政府端逐渐通向大商业端,led一体机进入成长爬坡期,据行家说research 数据预估,led一体机产值下一阶段将往10亿级别 迈进,但一旦步入价格甜蜜点,市场需求将有机会迅速扩大数倍。
但从目前来看,相比led显示屏近500亿的产值, led一体机在其中的占比,仍然算是一个精致的市场——市场体量不大,但成长和利润皆可控。
而这一点,科伦特董事长段四才早在2016年 就已经预判了。
■ 2016年率先躬身入局
据行家说research调研显示,早在2016年,科伦特就已经率先提出“商用led显示屏”概念,以及快速结合led显示屏“一体化”的方向,率先实现了量产及商业化。
而此时,led显示屏头部企业还没有完全聚焦到这一细分市场。
段四才,却率先看到了led一体机的商机。
■ led一体机适合科伦特的基因
led一体机潜力可见,但新产品的开发,意味着需要匹配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。
科伦特成立于2007年,据行家说display信息显示,在2016年提出 “商用led显示屏”概念时,其在led专业显示的成就已经不容小觑,且背靠科伦特集团,公司财务健康,发展稳定,所以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,都给科伦特制造led一体机奠定了有力的基础。
此外,led一体机,相比常规的led显示屏,在创新设计和智能交互上的要求更高,而段四才的经营理念,并不希望科伦特沉醉于靠纯硬件的差价获利,而更希望给用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 的产品,而led一体机的性能特性和商业模式,则正好契合这一理念。
据行家说display 调研了解,科伦特是目前行业唯一一家将led商显一体机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方向的企业,足以可见其对led一体机市场前景的看好和继续加码决心。
故多年来,其led一体机能持续稳步增长,也是情理之中。
02 国际大厂合作首选
基于前文所述,led一体机是一个成长性可见但体量还不大的精致市场,国际大厂向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潜力市场,但是还不足以让其斥巨资投身制造。而国际通用的商业法则里,满足市场需求的成熟方法是找到合适的制造伙伴。
那么,如果国际大厂,需要在中国寻找一家合格的、高水准led一体机odm/oem厂商,科伦特或许是目前的首选代表之一。
为什么?
首先: 科伦特已经有超过16年led显示屏、7年led一体机制造经验 ;
其次: 科伦特的生产基地,目前拥有全自动日本、德国、韩国先进生产设备,且是国内鲜有的拥有独立led商显组装车间 的企业,即拥有国际大厂所需的先进制造和专注能力。
此外: 在产品打磨上,除了率先推出led商显一体机,这几年,科伦特产品已经全面覆盖中、高端和低配简易版,率先推出miniled/cob一体机 ,并发布了多款精品,包括:可级联海报屏、可升降折叠的便携移动led商显一体机,多次获得了国内商显知名品牌奖、产品创新设计奖、最佳pg电子游戏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奖等,并获得2023年德国if产品设计大奖。
更重要的是: 科伦特在led商显一体机产品上的深度理解、创新设计、技术沉淀,发明专利(超30 ),以及战略级的重视,这对国际pg电子游戏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来说,或是“可靠的名片”。
总结
科伦特对led一体机赛道的专注与先发优势,可以说已经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。
且从当前从各项数据和信息均说明:智能led一体机依旧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。相关数据显示,预计 2025 年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将达到 304.1 亿元。在线办公、远程会议等需求激增,智能led会议一体机成为led显示屏一大增量市场。
但led一体机要实现从数千台量级到数万台量级迈进,仍然需要科伦特,甚至更多如科伦特般的企业,付出更多。
我们认为,当前led一体机的发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挑战:
■ 价格甜蜜点
虽然led一体机的成长性可见,但由于lcd一体机的成熟和价格美丽,使得这个市场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,这也成为影响led一体机渗透的主要壁垒。
据行家说research 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已有企业将led一体机竞争拉入了10万元时代;与此同时,为一体机赋能也成为企业增效渗透的主要方向之一;相信在性价比同步提升的背景下,将释放更大的潜力,有机会迎来真正的“放量”。
■ 商业化模式考究
目前智能led一体机处于成长阶段,需要渠道的大力推广来加深用户对产品形态的认可度,这既是影响led一体机渗透速度的关键,又是led显示企业是否能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关